【王杨卢骆当时体全诗】一、
“王杨卢骆当时体”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之一,原句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诗是对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一些轻视他们的文人的批评。
“王杨卢骆当时体”指的是初唐四杰在当时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和文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开创了新的文学风气,为后来的唐诗发展奠定了基础。尽管他们曾受到非议,但杜甫认为他们的作品如江河般永存,不会因时间而被遗忘。
以下是对“王杨卢骆当时体”的简要分析与代表人物介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
原文 |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含义 | 指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当时所形成的独特诗风;杜甫认为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考验,不会被历史湮没。 |
背景 | 初唐时期,文学风格尚处于转型阶段,四杰的诗作打破陈旧形式,注重情感表达与艺术创新。 |
四杰简介 | - 王勃:才华横溢,诗风清新自然,代表作《滕王阁序》 - 杨炯:风格刚健有力,擅长边塞诗 - 卢照邻:长于辞赋,诗风华丽多变 - 骆宾王:善写政治讽刺诗,语言犀利 |
影响 | 四杰的作品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为盛唐气象奠定了基础;杜甫对其高度评价,体现了文学史上的公正评判。 |
三、结语
“王杨卢骆当时体”不仅是对四位诗人的肯定,也反映了文学创作中“真金不怕火炼”的道理。虽然他们在生前遭遇过非议,但真正有价值的作品终将被后人铭记。杜甫的诗句不仅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