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正式落地时间】自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中国金融监管体系在推动资管行业规范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资管新规旨在统一监管标准、打破刚兑、推动净值化转型,经过几年的过渡期后,其核心内容已逐步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
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资管新规的落地时间及关键节点,以下是对相关时间线和主要内容的总结。
一、资管新规主要时间节点总结
时间 | 事件 | 说明 |
2018年4月27日 | 资管新规正式发布 | 由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标志着资管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 |
2018年9月 | 银保监会发布配套细则 | 对资管新规中的部分条款进行细化,明确各类资管产品的监管要求。 |
2019年6月 | 首批试点机构开始试运行 | 部分银行、信托公司启动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试点。 |
2020年1月 | 过渡期结束 | 资管新规原定过渡期为3年,至2020年底结束,但部分政策可延续至2021年底。 |
2021年12月 | 全面实施净值化管理 | 多数金融机构完成存量资产整改,资管产品逐步实现净值化运作。 |
2022年起 | 持续完善监管制度 | 各监管部门陆续出台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资管行业健康发展。 |
二、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与影响
1. 打破刚性兑付:资管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引导投资者理性看待投资风险。
2. 统一监管标准:对银行、信托、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进行统一监管。
3. 限制多层嵌套:禁止通过多层结构设计规避监管,提高产品透明度。
4. 推动净值化转型:要求资管产品以公允价值计量,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5. 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确保投资者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
三、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资管新规的全面实施,中国资管行业正朝着更加市场化、专业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监管层将继续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行业合规、稳健运行,同时鼓励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总体来看,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不仅是一次监管制度的变革,更是推动金融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