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芒毕露意思】“锋芒毕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才华或能力,不加掩饰地显露出来。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既可以表示褒义,也可以带有一定的贬义,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来判断。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锋芒毕露 |
拼音 | fēng máng bì l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也,其行也必有以自显,其言也必有以自明,其志也必有以自立,其德也必有以自成。故曰:‘锋芒毕露,不可久居。’” |
含义 | 原意是指刀剑的尖端和刃部都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锐气等完全显露出来,不加隐藏。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表现得过于张扬、自信,有时带有贬义,强调不谦虚、不够低调。 |
二、词义解析
- 锋芒:原指刀剑的尖端和刃部,引申为人的锐气、才能、个性等。
- 毕露:完全暴露、显现出来。
- 整体理解:形容一个人的才华、个性、能力等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往往显得比较张扬或突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褒义 | 他在演讲中锋芒毕露,展现出极强的领导力和说服力。 |
贬义 | 这个年轻人太锋芒毕露,不懂得收敛,容易引起他人反感。 |
中性 | 在团队中,他总是喜欢锋芒毕露,抢风头,让人不太舒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锋芒外露、崭露头角、出类拔萃 |
反义词 | 藏锋守拙、韬光养晦、含蓄内敛 |
五、注意事项
1. “锋芒毕露”虽然可以形容人有才华、有能力,但在职场或社交场合中,若使用不当,可能会给人留下“自大”、“不合群”的印象。
2.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较为常见。
3. 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避免误解其褒贬色彩。
总结
“锋芒毕露”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成语,核心意思是“显露才能或锐气”。它既可以用来赞扬一个人的自信和才华,也可能被用来批评一个人过于张扬、缺乏谦逊。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具体语境灵活判断,避免造成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