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讲解】《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著的一篇说明性散文,文章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工匠在一枚桃核上雕刻出一艘小船及其人物场景的精湛技艺。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一、文章
《核舟记》以“核舟”为线索,详细描述了作者所见的一件微雕作品——一艘刻有苏轼泛舟赤壁的小船。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通过对船体、人物、细节的刻画,展示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介绍核舟的来源与大小:核舟由一枚桃核雕刻而成,体积微小,但构思巧妙。
2. 描述船的构造:包括船舱、船窗、船篷等,展现其结构完整。
3. 刻画人物形象:船上有三人,分别描写他们的姿态、动作和神态。
4. 点明主题:通过核舟的创作,表达对古代工艺的赞美之情。
二、核心内容表格整理
内容类别 | 具体内容 |
作者 | 魏学洢(明代) |
文章体裁 | 说明文 / 记叙文 |
核舟材质 | 桃核 |
核舟大小 | “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约一寸多长,高约两黍) |
核舟主题 | 苏轼泛舟赤壁 |
核舟人物 | 三人:苏轼、鲁直、佛印 |
核舟细节 | 船舱、船窗、船篷、船头、船尾 |
文章主旨 | 赞美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 |
语言风格 | 生动形象,细腻传神,富有画面感 |
三、写作特点分析
- 结构严谨:文章按照空间顺序展开,从整体到局部,层次分明。
- 描写细腻:对人物的动作、表情、服饰都有细致刻画,增强画面感。
- 语言简练:用词精准,避免冗长,突出重点。
- 情感真挚:通过对核舟的描述,表达了对传统工艺的敬佩之情。
四、总结
《核舟记》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更是一篇充满艺术美感的文章。它通过对一件微小工艺品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文章虽短,却蕴含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