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孙叔敖纳言原文及翻译及注释

2025-09-25 14:55:05

问题描述:

孙叔敖纳言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这个问题到底啥解法?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5 14:55:05

孙叔敖纳言原文及翻译及注释】一、

《孙叔敖纳言》是一篇出自《说苑》的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楚国贤臣孙叔敖在面对他人劝谏时虚心接受、改正错误的故事。文章通过孙叔敖与老者的对话,展现了他谦逊好学、知错能改的美德,体现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

该文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不仅展示了古代士人应有的品德,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榜样。

二、原文、翻译与注释

内容 原文 翻译 注释
标题 孙叔敖纳言 —— ——
正文 孙叔敖为楚令尹,三年而国大治。国人皆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秃落,杖藜,至门而曰:“吾闻之:‘善者因之,不善者改之。’今君之治国,民皆得其所,可谓善矣。然吾有言,愿闻于君。”孙叔敖曰:“诺。”老父曰:“夫富者,人之所欲也;贫者,人之所恶也。今君之富贵,已极矣,而不以施人,是不仁也;不以利人,是不义也。君子当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不可专恃其位而自安也。”孙叔敖再拜谢曰:“吾虽不敏,敢不敬从。” 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三年后国家治理得非常好,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服,戴着破旧的帽子,拄着藜杖,来到门口说:“我听说:‘好的做法就遵循它,不好的就加以改正。’现在您治理国家,百姓都能安居乐业,可以说是做得很好了。但我有话想对您说。”孙叔敖说:“好的。”老人说:“财富是人们所希望的,贫穷是人们所厌恶的。如今您的富贵已经到了极点,却不把好处施予别人,这是不仁;不为他人谋利,这是不义。君子应当以德为本,以义为先,不能只依靠自己的地位而自安。”孙叔敖再次行礼感谢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一定遵从您的教诲。” “令尹”是楚国最高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老父”指年长的智者,常以智慧劝诫他人。
“因之”意为顺应、遵循。
“不仁不义”指缺乏仁爱与道义。
“德为本,义为先”强调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

三、文章主旨

《孙叔敖纳言》通过一个简单的劝谏故事,传达了以下几点思想:

1. 虚心纳谏:即使身居高位,也要保持谦逊,听取他人意见。

2. 修身立德:为官者应注重自身修养,以德服人。

3. 为民谋利:权力不应只为己用,更应惠及百姓。

4. 知错能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是君子应有的品格。

四、结语

《孙叔敖纳言》虽短,却蕴含深远哲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政治智慧,也为我们今天如何做人、做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同样需要具备倾听他人、自我反省、服务人民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功业可成”。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