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个人简历】司马懿(179年-254年),字仲达,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后成为晋朝的奠基人。他出身于东汉末年的士族家庭,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掌握大权,为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司马懿一生经历复杂,既有作为谋士的智谋,也有作为将领的勇略。他在乱世中逐渐崛起,最终掌控朝政,成为一代权臣。他的生平可以概括为:早年隐忍、中年崛起、晚年掌权。
一、主要经历总结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179年 | 出生于河内温县 | 祖父司马防曾任京兆尹,家族显赫 |
196年 | 被曹操征召入仕 | 初任文学掾,后升任黄门侍郎 |
208年 | 参与赤壁之战 | 未直接参战,但参与后勤调度 |
217年 | 建议曹操立曹丕为太子 | 深得曹操信任 |
220年 | 曹丕称帝,司马懿任尚书右仆射 | 开始参与中枢决策 |
226年 | 曹丕去世,辅佐曹叡 | 成为托孤大臣之一 |
238年 | 灭公孙渊,平定辽东 | 展现卓越军事才能 |
249年 | 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 | 掌握曹魏实权 |
251年 | 封为太傅,进爵舞阳郡公 | 实际掌控朝廷 |
254年 | 去世,享年76岁 | 其子司马昭、司马炎相继掌权,建立晋朝 |
二、人物评价
司马懿以“忍”著称,善于隐忍,不轻易暴露野心。他在曹操手下时低调行事,直到曹丕继位后才逐渐显露锋芒。他不仅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还擅长政治斗争,能够审时度势,逐步积累权力。
在《三国志》等史书中,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而《晋书》则称他“文武兼备,韬略深远”。
三、历史影响
司马懿的崛起改变了三国后期的政治格局。他通过高平陵之变成功夺权,为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门阀制度奠定了基础。其子司马昭、司马炎继承遗志,最终完成统一,建立晋朝,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司马懿的一生,是乱世中权谋与智慧的典范,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争议与影响力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