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金科玉律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金科玉律”这个词,它通常用来形容某些非常权威、不可更改的规则或原则。那么,“金科玉律”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使用场景呢?下面将对这一词语进行详细解析。
一、词语解释
“金科玉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黄金铸成的法令,用玉石雕成的律令”,比喻极其珍贵、神圣、不可违背的法则或规定。它强调的是这些规则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不容置疑。
该词常用于正式场合,如法律、制度、政策等,表示这些内容是经过严格制定并具有高度约束力的。
二、来源与出处
“金科玉律”最早出自《汉书·刑法志》:“今秦之法,刻削不用,而民不犯;其刑,轻重有度,故人不敢犯;其令,严而不苛,故人不敢违。是以秦之政,虽暴而民不怨,虽严而民不怒。此所谓‘金科玉律’也。”
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那些极为重要、不可动摇的原则或规定。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法律法规 | 这项法律是国家的“金科玉律”,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 |
制度规定 | 公司的规章制度就是员工行为的“金科玉律”。 |
原则性问题 |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任何妥协,这是我们的“金科玉律”。 |
理论基础 | 这个理论是整个学科的“金科玉律”,不容质疑。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不可动摇的规则、铁律、铁则 |
反义词 | 模棱两可的规定、弹性条款、可变政策 |
五、总结
“金科玉律”是一个具有高度权威性的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不容置疑、必须遵守的重要规则或原则。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传达出一种严谨和庄重的态度。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以确保表达准确、得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金科玉律”不仅是语言中的一个亮点,更是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精准地表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