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意思】“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原意是指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后来引申为任意糟蹋东西或损害人才,不珍惜资源。
一、
“暴殄天物”常用来形容对物品、资源或人才的极大浪费和破坏。它强调的是对自然、社会或个人资源的不尊重与滥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表现。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可以用于批评浪费食物、滥用自然资源、忽视人才价值等现象。
该成语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以表达对浪费行为的谴责。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暴殄天物 |
出处 | 《尚书·武成》 |
原意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 |
引申义 | 浪费资源、糟蹋东西、损害人才 |
用法 | 用于批评浪费行为,带有贬义 |
近义词 | 浪费、挥霍、糟蹋 |
反义词 | 珍惜、爱护、节约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书面语、批评浪费行为 |
例句 | 他随意丢弃食物,简直是暴殄天物。 |
三、延伸理解
“暴殄天物”不仅适用于物质层面的浪费,也可以用于精神或人力资源上的浪费。例如,一个企业如果忽视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不给予合理的培养和机会,也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表现。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树立节约意识,尊重资源,珍惜人才,避免成为“暴殄天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