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生平简介】孔融(153年-208年),字文举,东汉末年文学家、政治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于名门望族,是孔子的第十九代孙,自幼聪慧,以才学和气节闻名于世。孔融一生经历动荡,虽有才华,却因性格刚直、不善权谋而最终遭遇不幸。
在政治上,他曾担任北海相、青州刺史等职,致力于地方治理,主张仁政,关心民生。但在乱世之中,他的理想难以实现。他与曹操有过合作,也曾因直言进谏而得罪权臣,最终被曹操所杀,死时年仅五十五岁。
孔融不仅是一位政治人物,更是一位文学大家。他的文章风格慷慨激昂,语言犀利,富有感染力,代表作如《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等,流传后世,影响深远。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孔融 |
字 | 文举 |
出生年份 | 153年 |
去世年份 | 208年 |
籍贯 | 山东曲阜(今山东曲阜) |
家族背景 | 孔子第十九代孙,世代为官 |
职位 | 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等 |
所属时期 | 东汉末年(三国初期) |
代表作品 | 《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 |
性格特点 | 刚直不阿、重义轻生、才华横溢 |
结局 | 因触怒曹操被处死 |
孔融的一生,是才情与悲剧并存的一生。他在乱世中坚持自己的理想,虽未能改变现实,但其精神与文字至今仍被后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