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创作的一首描写乡村田园风光的诗。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爱。
全诗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歌的第一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生机勃勃的景象。草木茂盛生长,黄莺在空中自由飞翔,展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活力。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则进一步刻画了春天的景色。垂柳依依,轻拂堤岸,仿佛被春天的薄雾所陶醉,给人一种朦胧而迷人的美感。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充满诗意的氛围。
接下来,“儿童散学归来早”一句,将目光转向了村中的孩子们。放学后,他们早早回到家中,没有繁重的学业负担,可以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最后一句“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具体描写了孩子们的活动——趁着春风,兴高采烈地放风筝。这一场景充满了童真与欢乐,也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简单却充实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美景以及孩子们欢快的游戏,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返璞归真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中,《村居》依然能够引发我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以及对简单幸福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