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的方法

2023-12-05 14:03:31

问题描述: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的方法,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3-12-05 14:03:31

目前关于大家提出的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的方法这个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答案,那么小编今天就去收集了一些我是什么教学设计 我是什么教学设计的方法相关的内容来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接着往下看。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学童话。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它既具备童话的各种特点——用纯净的文字为读者营造浓浓的温情,建构起真善美的境界,同时它又有科普文的特点——知识正确,用词精确。

这篇童话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状态、水会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它的脾气变化无常。长长的文章就是长长的谜面,文章始终不点明“我”就是水,而是通过水的种种变化,让读者去猜,让读者通过阅读,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去接触谜底,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文章的语言画面感强。作为科学童话,作者写得既生动又准确,同时文章多处利用短长句的方式写出了语言的节奏感。第四段又运用对比描写的手法写出了水性格上的两面性。基于以上考虑,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感受科学童话语言的优美、准确的特点上,着力构建“关注语言特点、感受学习乐趣”的语文课。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科普知识性的课文,对于水的多种变化,多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也很少仔细观察水在自然界中的变化。所以在板书上,我采用简单的简笔画出水变成云、雨、雹子、雪等不同形态的图画,学生易于理解,可以制作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学生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体会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

1知道水的变化。

1教学难点:

1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体会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1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0、课时安排

2两课时

2教学过程

2第一课时

2课时目的

2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会写“黑”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雨、雹子是怎样变化而成的。

2教学重、难点

2了解水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2猜谜导入

30、猜谜游戏

3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看看谁最聪明。

3忽然不见忽然有,像龙像虎又像狗,

3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

3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3落在水中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

3白色花儿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

3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自天上来。 (雪)

3小珍珠光又亮, 噼里啪啦从天降,

3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40、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点?

4师:你们真聪明,这节课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下云、雨、雪、雹子共同的朋友,听老师读课文,看看他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猜“我是什么”。)

4(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猜谜游戏”导入课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必定会集中注意力,积极开动脑筋,最终猜出谜底,分析出“我”就是水,并因此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4板书课题

4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4初读课文

4自由读课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